伍肆君
また、撮り始めました。
2015-02-25  

街拍那些事

两周前购入富士X-T1,配一枚18mm,最大光圈F2的镜头。X-T1很符合我的要求,机身小,广角饼干镜头也不算突出。那块翻转屏尤为便利,它改变了我的取景方式,就像薇薇安·迈尔游走在六十年代的美国街头那样,眼睛朝下,透过屏幕对焦、耐心构图,无论是衣着时髦的贵妇人还是肮脏不堪的流浪汉,根本不知道我在偷偷打量他们。猎人佯作看向别处,实际上猎物的一举一动都在眼底方寸之间,只待按下快门,shooting!

但街拍并非这么容易的事,昨天给朋友看了几张近日的片子,他看后想了好久,说,还是欠了些火候,这让我有些着急。我不敢自视甚高,尤其是在摄影技能方面,因为这毕竟是件苦差事,难以短时间内突破,就如同写作能力的训练一样,绝非一日之功,唯一的捷径就是多看多练,世上的难事也大抵如此。

但如果没有反思,进步就是空想。火候欠在哪儿呢?

从方法上来看,目前我采取的街拍手段无外乎两种:1、守株待兔型。选好背景,等待你需要的人物经过,按下快门即可。2、瞬间构图抓拍型。这类照片通常在一百分之一秒内完成(或者几百分之一秒内),人物恰巧经过身边,背景又恰巧符合你的想法,迅速按下快门,不能有丝毫犹豫。哪怕按下快门之后还是废片一张,但如果犹豫一秒钟,就什么都没有了。这类照片完全凭的是直觉和快速构图的能力,对于街拍能力的训练非常有效,但坦白说,太难了,这需要大量的练习。

问题在哪?我总结得出的结论是:拍摄手段的单一和对环境观察能力的欠缺导致构图重复、没有层次,进而影响了内容的丰富性。在这方面有一个神级人物可以效仿学习,马格南摄影师Alex Webb,他的街拍作品以复杂的构图闻名,但在复杂中似乎又带有逻辑,所谓乱中有序。要做到这些,除了大量的拍摄,还靠的是他对环境的反应,探索,发掘。他在接受访谈时说过这么一段话:如果我知道我要的是什么,我大概不会选择摄影当媒介,我爱摄影的原因是因为它的不确定性,摄影关系到的不只是摄影师,而也是因着这个世界在照片中所构成的结果。所以,与其记录街头的已知,不如感受街头的未知。

那么,当我们街拍时,我们在拍些什么呢?很多人觉得街拍是自由自在的,的确如此,但并不表示街拍没有主题,当然你也可以没有主题的想到什么拍什么,但我个人觉得这样不仅不专业,而且从长远来看,相当低效。有效的拍摄是先确定好某一个方向,凭着直觉拍摄,怎么舒服怎么来,你觉得对的就是对的。很多时候,我们街拍并不是为了寻求完美的光线和构图,而是为了宣泄自己的想法和感受。在这个层面上,街拍已经超脱了摄影的范畴,变为自我表达了。既然是自我表达,那就好办了,我只需要让自己满意就行,我没有义务向观者去解释什么。事实上很多摄影师也都是这么做的。森山大道在新宿街头可以反反复复流连好久只为让自己满意,他拍一个女人,接着拍一条狗,你说噪点高虚焦,完全没法看,但他喜欢这样,并且一拍就是几十年。“如果表达中没有死亡的气味就没有意思了”,这是相当个人化的一个摄影论断,因为他根本没有考虑过为谁拍摄。

刚开始拿着X-T1扫街时,我完全是漫无目的的,要说唯一有计划的事就是提前做了线路规划,防止走着走着跑到自己都不认识的地方去,那就麻烦了。很神奇的是,街拍时双脚有如生风,并不劳累,尤其是有了满意的片子,那感觉就好像是打了鸡血。在街道上,我会有意识地观察广告牌、标语、横幅还有各种各样的街头海报,这些东西产生了指向性很明确的意象,但是仅仅有这些意象不够,必须和其他同样带有意象的事物进行组合,才能产生趣味性。

 

很多时候,街拍追求的并非照片本身,而是照片带给我们的趣味性。人生如此无趣,有这一点点趣味,已是现实能给予的莫大安慰了吧。

评论(4)
热度(6)
©伍肆君 | Powered by LOFTER